专题热点

首页 > 教学管理 > 课程思政 > 专题热点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09
分享到:

课程思政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教学设计增强了教师课程育人的意识,挖掘了高校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下面内容将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能力。下面内容将详细说明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

 

image.png 

 

一是要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做到基因式融合。

 

就一门课程而言,教师应该基于本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遵循思政”“专业相长原则,仔细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明确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各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有迹可循。

 

课程思政元素地图也可以在课程群和专业层面运用。更高层面的课程思政元素图,有利于各门课程在思政方面协作和配合,形成网络,提升融合高度,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值得借鉴。

 

改革注重整体规划,从聚焦课程到聚焦专业,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先确定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再设定各类课程群的目标,然后,每门课程围绕课程群的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

 

二是思政融入要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采取化整为零、重点突出的策略,在字上下功夫,做到深度融合。

 

比如,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各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但是,由于时间以及专业课内容的限制,很难将新发展理念一次性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

 

强行一次性接入课堂的育人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有效的办法是:在充分提醒学生注意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的情况下,采取化整为零、分散推进、突出重点、深入分析的策略。

 

三是融入思政元素要以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课堂为出发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做延伸性学习或研究。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抓住问题才能抓住人心。只要结合专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就能做到思政与专业相长,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四是发挥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学科文化是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淀的知识体系(如符号、术语、公理、定律等)、价值体系(如学科制度、伦理规范等)、行为习惯的总和。

 

学科成员自进入本学科学习和研究之日起,学科文化就会通过严格的训练、引导和熏陶,对该成员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素养进行濡染和塑造。

 

事实证明,学科发展得越成熟,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就越排斥随意性和偶然性,学术前辈、学科偶像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高贵品质和提携后进的人格风范也会受到学科成员的敬畏和尊重,于是,学科成员捍卫真理、尊师重道的品格在规范有序的学术训练中得以自然而然地养成。

 

由是观之,学科文化对个体的德育涵养机制是课程思政实践成为可能并收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依据。

 

五是消解西方话语霸权。专业课教学讲求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统一,学科知识体系属于形而下器者范畴,学科价值体系则属于形而上道者范畴。

 

器者范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而道者范畴则聚焦价值的启蒙与精神的塑造,这对学科教育施教主体———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和甘为人梯的师德师风是道者范畴的前提和基础。

 

器者范畴源自于西方,但道者范畴的演绎则完全可以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意识。例如,在法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树立学生法治观念的角度出发,着力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大力宣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可以发挥学科文化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成人达己、以民为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专业课任课教师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理论成果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融入民族情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使专业课教学呈现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不仅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以上内容便是关于课程思政融入策略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声明:  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一扫 关注会金学院
微信号:zhbitkjxy
点击图片放大扫码加入
QQ群号:1125729122
把您的问题告诉我们,让我们为您做专业的解答!